第一五零章 老爹啊老爹,这次儿吃定你了_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
长佩文学 >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> 第一五零章 老爹啊老爹,这次儿吃定你了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五零章 老爹啊老爹,这次儿吃定你了

  糜芳提出筑城,提出加固江陵、长沙两城,其实不是加固,是在原本旧城的基础上建一座紧邻的新城。

  关麟一下子就回想起来了。

  如果按照历史原本的轨迹,老爹关羽凉了之后,多出了许多身份,比如…他是道教“护法四帅”之一的“关帝圣君”,是“武财神”;

  而在唐代,关羽道教封神之前,佛教就已经把关羽纳入其中了,被封为“伽蓝菩萨“!

  他在宝岛被称作“玄灵高上帝;”

  他在宋代封为“显灵王”、义勇武安王!

  明神宗时将其神位晋级为“协天护国忠义帝”、“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。”

  除此之外。

  他还是剃头匠、是神秘组织供拜的祖师爷;

  是商人每日三炷香…要拜见的财神爷。

  当然,这个财神爷的身份,商人们供拜时,往往还均能说出个七七八八。

  有的说,关公生前十分善于理财,长于会计业务。

  曾设“笔记法”,发明“日清簿”。

  是“会计”鼻祖;

  还有的说,商人谈生意作买卖,最重义气和信用,关公信义俱全,故尊奉之;

  甚而有之,还有商人说关公逝后,真神常回助战,助蜀汉取得胜利。

  商人就是希望有朝一日生意受挫时,能像关公一样,来日东山再起,争取最后成功。

  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,而对关公的信仰,从古传到今天。

  膜拜尤盛。

  可…

  关麟想到的,不是这些個神话中的“名头”,也不是“武圣”、“财神”。

  而是另一个,老爹鲜为人知的头衔——基建狂魔!

  没错,在后世搞“基建”、搞“工程”…

  “工地开工”前必须的一道仪式,便是拜关公。

  至于缘由,便是因为历史上湘水划界后。

  关羽丢了长沙、桂阳、江夏三郡,吃了暗亏,于是…他未雨绸缪的防着孙权,将江陵城打造成了铁桶之城。

  ——所谓“江陵府城,州城本有中隔,以北旧城也,以南关羽所筑。”

  具体怎么打造的,关麟不知道。

  但,关麟很清楚的记得。

  黄武二年,也就是关羽败走麦城后的第四年。

  得到了江陵“大礼包”的孙权,迎来了一次挑战。

  那就是面对魏国派遣的曹真、夏侯尚、张郃等人的进攻,那时候的魏帝曹丕甚至亲自到宛城驻守,为其作援。

  不出所料,孙权的统御能力正常发挥,派来支援的野战军全被灭了。

  只剩下朱然的一支孤军驻守江陵。

  城中士兵还因为饥饿还出现了大规模的浮肿,仅仅剩下五千人能动弹。

  反倒是曹真又是起土山,又是凿地道,又是造射箭车,箭如雨下,就这样打了半年硬是没打下来,灰溜溜的撤退了。

  朱然此战后“名震于帝国”…

  当然,这里面有朱然统率的功劳,可事实上,最终起到决定因素的是城防,是关羽打造的这处独特的江陵城防。

  乃至于吕蒙白衣渡江时,曹操都派人把这消息告诉关羽了,说东吴要偷袭江陵。

  可关羽一如既往的嚣张。

  ——“这城是我造的,他打不动!”

  当然,最后的结果是糜芳降了。

  这点儿,关羽是万万没想到的!

  保不齐,就连孙权、吕蒙也没想到。

  至于…这江陵城防有多硬?

  核心便在于关羽在原本的江陵旧城的南边又造了一个新城。

  江陵城两面临河,不能作为主攻方向。

  新城一造,相当于只能南面和西面进行攻城,而江陵城守军不需要守四面,只需要守住两面,准确的说是新城的一面和老城的一面。

  如此,守军的兵力是高度集中的。

  因为新城与老城之间有通道连接。

  这就相当于,退一万步说,敌军从南面攻破了新城,关羽依旧可以退回旧城继续抵抗,如果从西面攻破了旧城,那照样能够退回新城。

  如此,造成了本就城高河深的江陵城,想打下来,必须打两次。

  有人一定会提出,那可以从中间的通道打呀。

  曹真就是这么想的。

  结果,差点没被两边给挤兑到死。

  所以…

  关麟能得出一个结论。

  这城得造,不仅江陵城得这么造,长沙背靠湘江,与江陵城情况类似,也得这么造。

  而这新旧两城一旦造下来,考虑到现在糜芳对孙权的态度。

  只要他不开城投降。

  那么…这江陵城就是一百个孙十万,或者十个吕蒙来偷袭,也得碰一鼻子灰。

  当然,关麟的想法不止是这些。

  他寻思着,西城郊那黄承彦的“沔水”山庄,如今至关重要的“军工厂”,没有坚固的城墙保护,总是这么“浪”在外面,也不是个事儿。

  别整的未来某一天孙权真的偷袭过来了。

  打不下来江陵,却把“沔水”山庄一扫而空,那岂不是血亏?

  真要如此,关麟的心态就崩了呀。

  所以…

  关麟琢磨着,加固城池…不对,是筑造新城,这钱他得出啊!

  只是,出钱归出钱,作为出资的“甲方爸爸”,那不得跟老爹好好谈一谈?

  到底是老爹大?还是‘甲方爸爸’大?这不得比划比划?

  按照关麟的构想。

  这新城作为军事要塞,老爹可以驻军!

  可里面那么大的地方,这都是地啊…

  都是一座座房子,一座座工厂,未来很有可能出现商业,出现私塾学校,出现闹事,这些都是他关麟的呀。

  一时间,关麟内心中竟好似一团火焰,迅速的就燃烧了起来。

  作为前世,打一辈子工都未必能在某一线城市买到一个卫生巾的“社畜”…

  突然感觉到,他有机会拥有这么大一块儿地!

  啊不,不是一块儿,而是一个城池的地!

  这得多辽阔呀?如此…关麟岂能不兴奋?

  岂能不摩拳擦掌?

  ——『老爹啊老爹,得亏你是个穷逼!这两座新城,你不靠孩儿这个‘甲方爸爸’,你靠谁呀?』

  ——『这次,孩儿吃定你了!』

  心念于此…

  关麟笑吟吟的补上一句。

  “子方叔?这筑城,究竟差多少啊?”

  “我那边…刚好有四十五万金,正愁着不知道怎么花呢?”

  “子方叔,这钱…新建两座城的话,应该是够了吧?!”

  随着关麟的话脱口。

  糜芳的眼珠子一下子瞪得浑圆硕大,他的胸口在跌宕起伏,他的嘴巴张开。

  “你,你,你…你…”

  说了半天,也仅仅嘣出一个“你”字。

  “子方叔,淡定…淡定。”关麟劝道。

  糜芳一把端起桌案上的碗,猛地灌下一口水,旋即惊愕的问:

  ——“你…你小子啥时候有四十五万金?”

  糜芳不信。

  如果按照一金等于二十两的话,怕这整个屋子都装不下。

  如果换算成粮食的话,一金等于一斛。

  那这些粮食…四十五万斛,这是差不多两年荆南四郡的收成了。

  足够塞满整个太守府了。

  不!

  太守府根本盛不下!

  …

  …

  江陵城北城门,一出城门走不过千米,就是一条湍急的长河,此河名为“扬水”。

  扬水滚滚东流,宛若直通天际,两岸是平缓起伏的山峦坡地,风吹落叶,绿草泛黄。

  关羽与马良此刻刚来到这里。

  关羽下马,负手朝扬水岸边走去。

  他眯着眼,凝望着眼前涛涛的水流,感慨道:“此扬水,不愧为我江陵城天然之屏障啊!”

  马良亦是感慨:“是啊,不是谁,都能像那项羽般破釜沉舟,也不是寻常的将领就敢像韩信般背水一战。”

  马良的意思是。

  江陵城,虽是两面环水,但其实要从这两路进攻,也不是没有办法。

  只不过,韩信的背水一战,终究是只存在于“理论上”。

  那需要综合太多的“因素”了。

  正常而言,攻城的一方往往在攻城时,是要给自己背后留出充分的余地,作为缓冲去进行排兵布阵,防止城内的敌军突然冲出来突你的。

  如果是背靠大河攻城,非常容易让守军把你赶到河里去。

  故而…

  江陵城两面环水,相当于有两处天然屏障。

  以此去推导,襄阳城三面环水,一面靠山,攻城的难度更大!

  关羽再度感慨一番…

  因为水流湍急。

  多少…将他白日里的阴霾与那所谓的“羞愧”一扫而空,这让他的心情豁达了许多。

  关羽询问马良:“图纸设计好了么?”

  马良取出图纸,“江陵城北面是扬水,冬面是夏水,南处引申出一片空地,再往南则是长江,如此这般,江陵城以南建造‘新城’最是有利!也最是固若金汤。”

  “而长沙郡与江陵类似,三面环水,更有利于建造新城。”

  听到这儿,关羽颔首。

  他向左行了一步,眼眸缓缓的张开。

  沉吟道:“前车之鉴,后事之师,云旗能料准东吴奇袭一次,关某却不能每一次,都寄希望于他的预判,如此就太过侥幸了。”

  关羽没法不去想关麟。

  而只要想到他,有关荆南四郡“险象环生”的教训就不由得浮现于眼前。

  诚如关羽说的“前车之鉴”哪!

  他继续沉吟道:“北拒曹操,南抵孙权已是十分不易,倘若要北伐,实现孔明那隆中对的构想,就一定要确保江陵、长沙固若金汤,这新城,就是咬咬牙也要造!”

  从关羽的话中,马良并没有体会出太多,关公造新城的坚决与义无反顾。

  反倒是,他感受到最多的是关羽的变化。

  以往的关羽,岂会说出“前车之鉴,后事之师”这样“露怯”的辞藻?

  以往的关羽又岂会说出“北拒曹操,南抵孙权已是十分不易”这样的话。

  ——关公变了好多!

  马良最直观的感觉就是。

  云旗公子几次三番的挑衅关公、压制关公,这么做虽是有损关公的威严,可事实上,却让关公的傲气消散一大截的同时,也让他遇事时变得冷静与谨慎了许多。

  ——『傲气不再,冷静谨慎下来的关公,是无敌的呀!』

  马良不由得心头感慨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cdjh8.com。长佩文学手机版:https://m.cdjh8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